中国家校教育联盟网
今天是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返回首页
政策文件 三通工程 专家队伍 智慧课堂 智慧管理 优秀论文 微 课 翻转课程 局长论坛 入会申请 关于我会
地方动态 专家视点 智慧校园 课题研究 智慧学习 智慧家教 智慧校园 校长风采 合作平台 证书查询 联系我们
重要通知: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转课程 ->>
翻转课堂:想象和挑战并存的教学变革

翻转:“课堂”还是“教学”?
  翻转课堂发端于美国。2000年,美国教师Maureen Lage,Glenn Platt 和 Michael Treglia在论文《Inverting the Classroom: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中介绍了他们在迈阿密大学教授“经济学入门”时采用的翻转课堂模式以及取得的成绩。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WoodlandPark High School 的化学教师 Jonathan Bergmann 和 Aaron Sams在课堂中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开展教学,并推动这个模式在美国中小学教育中使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翻转课堂模式逐渐在美国流行起来并引起争论。
  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给翻转课堂的实施带来更多的平台和空间的支持,而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始盛行的微课程建设,除了为校本研修提供素材和基础之外,更是为慕课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资源支持。
  有了这些,教学和课堂的“翻转”才有了基础和条件。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课堂内,学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问题、师生共同的研讨、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以及问题的解决和思维的发展,真正成为重要的元素,真正落到了实处。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课后的学习得到高度的重视。大量知识性信息需要依靠学生在课后获得。这个“课后”应该称之为“课外”或者“课下”,既包括课前,也包括课后。学生在课外完成自主学习,他们可以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还能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能在任何时候去查阅需要的材料。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学生交流。
  在课外,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学习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其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
  如此,所谓“翻转”,是针对传统教学而言的颠倒或者“逆反”。首先是教学过程的翻转,变“教而后学”为“学而后教”。其次是教学“主体”的翻转。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的学习,几乎没有任何“人”的现场“指挥”和“教导”,几乎就是一个“无主”的自由状态;即使是课上,如果没有学生问题的“先入为主”,教学的“引领”和“指导”就无以实现。再次是教学内容的翻转。传统上需要教师在课堂中灌输、传授、供给的大量知识信息,已经由学生在课前的学习中通过网络、网络中的“慕课”、微课程而获得。教师原先掌握甚至“垄断”知识的格局被彻底打破。这就对教师教学的内容和策略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最后是教学方法的翻转。网络和视频成为学生课下学习的主要路径和方法,又由于网络的可保存性等特点,传统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的“不可逆性”得到彻底改变。
  从这一角度而言,翻转课堂如果被称为“翻转教学”也许更加贴切。
 
  翻转课堂:有多少新鲜和神奇?
  “翻转课堂”确实是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而发展起来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的一场重要变革、一项新生事物。尤其是在当前重视“人生幸福”、关注“以人为本”的社会和教育环境中,它几乎是一场颠覆性的革命。
  在西方许多国家,学生的学习是受到严格的法律保护的。一般比较规范的学校,学生放学回家是不需要进行正规的学习活动的。即使有作业,也多半是满足和适应孩子家庭及休闲特点的宽泛意义上的阅读、手工制作、社区公益活动等,也有的是较长时段的各自感兴趣的“微课题”的“研究”,这些研究是一种“活动”层面的、实践领域的,与规范的科学研究没有多少关系,关键在于过程和经历,而不是什么结果、结论。甚至在英美的许多学校,很多孩子的书包是不必带回家的。每个孩子在教室里都有一个书包专柜,用于放置书籍、簿本等学习用品,其中包括书包。当然,孩子回到家里也不会去做什么家庭作业。如此而言,“翻转课堂”就西方的中小学生而言,几乎就是对长期以来的传统学习方式的一次巨大的“颠覆”,是教育教学的“翻天覆地”的“革命”。如果说,由此产生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的巨大提升,这绝对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但对于我们中国孩子而言,则又是另外一回事。
  中国孩子在中国教育的场境中,在过去20余年间,从来也没有这样的幸运。原本应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家庭,早已“翻转”为学校的“第二课堂”,孩子们早已不知道什么叫“放学”,更无法理解古代少年“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的紧张之后的极度放松和快乐,无法理解鲁迅儿时私塾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天真、闲情和童趣。孩子回到家里,实际已经把比在学校还要重得多的“包袱”和“负担”背回了家。数门已授课的巩固性作业需要完成,数门明天将要新授课的预习性作业也要完成。这后者的预习性作业便是教师设定的改革后的“翻转”作业。
  当然,此“翻转”与彼“翻转”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区别。主要的差异,便在于此“翻转”借助的是比较原始的时间消耗、纸质文本材料的消耗,而彼“翻转”则是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微课程开发和慕课平台的建构,是一种更加接近于学习本质的“学习”。
  就我国教育的现实而言,互联网、多媒体技术早已与世界同步,微课程开发方兴未艾,而慕课受限于网络成本、课程资源的不足,以及商业模式的设计、开发的不成熟,还处在初级阶段。但好在许多年来的课程教学领域的改革发展也为之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便是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准备。如果说,要使我们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能够跟国际接轨,能够在新一轮的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就是“共享经济”的背景下不落人后,提升现代学习的品质和效益,我们现在迫切要做的便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升级换代。在保留和发扬具有原创特征的“先学”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对接互联网,积极运用慕课平台,让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新技术的光照下,“翻转”起来,焕发新的生机。
 
  翻转课堂的意义和价值
  “翻转”作为一种事实上的教学变革,已经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由泰兴市洋思中学“首发”,全国多所学校跟进的“先学后教”模式,如今已经成为初中教育乃至整个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成果。而翻转课堂从概念到教学模式的“引进”,特别是基于微课程、慕课支持的教学视频的“单刀直入”,自然为已然卓有基础的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平添羽翼,其产生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未来影响将是可以预期的。
  第一,“课”前和“课”后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新常态”。这里的“课”主要指的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就是教师在场的,在教师引领和教导下的学生学习课堂。但按照“翻转”的概念,除此而外的学生的前后学习都应该是课堂学习,只不过是此一时刻的“教师”是精短教学视频中的教师。这样一种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问题以及自己掌握知识的状况的需要,随意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节奏来观看、思考、研读、解题,甚或穿插其他的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方式。这是一种不受任何外在干扰的学习,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当这种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成为一种习惯,并且辅之以必要的“课”上学习的规范、基本固化的程式,比如说,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无法与教师沟通,就难以参与到小组或者全班的交流对话中来,或者说几乎就不大可能进入课堂的学习,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一个学生所谓的课下学习,最后剩下的就是“问题”,学习的最大成果就是对知识点认识理解上的疑惑、困难和不解。这对学生自主、独立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其意义是巨大的。
  第二,微课程视频成为课下学习的主要载体,课下学习变得生动和“可爱”起来。由于视频的介入,让课下与课上学习几乎无缝对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立体,课下的学习也有了“耳目之娱”。我国现实教育“传统”中无论课前的预习还是课后的巩固,几乎全部依靠训练做题的单一枯燥的形式,学生学习的无趣和无聊感可望得到较大的改善。在翻转课堂中,无限的反复和可逆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极大的便利,而几乎零成本的网络系统支持,更是让所有学生享受到了几乎是绝对平等的学习机会和空间。 
    第三,几乎可以达至无限的选择,让因材施教真正能够落到实处。在传统的课下学习中,孩子几乎全都是按照指定的教材、教学辅助用书,用做题的方式完成的。在网络公共的学习平台上,无限量的跨国界的课程学习资源,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需求任意选择,任意截取,任意走停,纵横南北——你选择了张老师的微课程视频,觉得讲得艰深了,你可以另选他人;你认可王老师,便可以“追随”到底;当然,你还可以选择王老师对这一知识点前半部分的讲解,同时再“享用”张老师关于这一知识点后半部分的讲解。选择课程、选择教师、选择任意部分内容,神奇的网络课程资源给了“因材施教”最完美的实现空间。
  第四,通过真正的“先学”,每一个学生都能携带“问题”而“进入”课堂,使得学生在课上变成了学习的“主体”。包括课改之后的课堂,我们提供了无数的经典理论和案例,用了不知多少夸张的概念和语词,从研讨交流、互动对话,直至精神的交汇融通,说得电闪雷鸣、天花宝雨,而在真实的课堂情境里,教师大讲、学生狠练的格局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改变。这既有教学者思维定势、自信和他信均不足的原因,也有应试大潮下管理和评价“绑架”的因素。而当优秀的微课视频成为课下学习的主流,孩子真正有机会接触到一流“名师”的准“实境”的教学时,绝大多数孩子学习的结果必然是“问题”,是或少或多甚至是成堆的问题。这些孩子一旦走进课堂,开始由教师“主导”下的课上学习,只要主导的不是一个“专制”型教师,我们都可以想象课堂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格局,学生的思维发展会是一个什么状态。围绕关键的研讨,瞄准问题的交流,直面疑惑的对话,可能再也不需要教师苦苦地“启发”,焦虑地“期待”,甚至“威逼利诱”地激励。由此,我想到的是中国古代私塾和书院的教学,想到的是迄今在藏传佛教中还有很好传承的“辩经”。
 
  翻转课堂必须面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翻转课堂的优势将会被越来越多教育人乃至普通百姓所认知,网络学习将会逐渐成为地球村民学习乃至生活的常态。但我以为,现阶段翻转课堂要成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主流形式和方式,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有相当长的道路要走。
  第一,基础的技术支持和基本的资源供给需要建设和完善。
  基础的网络平台现在看来已经不是主要问题。教育公共网络基本建成,学校和家庭实现了互联互通,这些技术层面已没有任何障碍;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发达地区家庭电脑和网络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即便是欠发达地区,在不远的将来,这一问题也都能逐渐被解决。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网络微课程的建设,相关课程资源的提供,慕课公共平台的搭建,这些工作由谁来做?是纯粹公益的无偿提供,还是实行商业化运作?如果是商业化运作,它又如何进入学校?其经费由学校或者学生家庭承担,还是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来买单?海量的课程建设,需要巨大的资源支持,因为只有在优质资源的强有力支撑下,才会产生最优秀的“翻转学习”的成效——资源越丰富,选择性越强,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假如还是本区域少量“脸熟”的教师,只是更换了时间、地点、路径的“录像”上传,那样的“翻转”便是新瓶旧酒了。
  第二,教材的呈现要更多地从便于学生“课下”学习的角度来立意。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如果说好的课程决定着培养好的学生,那好的教材自然决定着学生好的学习。现行教材虽然有大量先进、优秀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引,有课程标准的“制约”;虽然有这么多年来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促进和推动,包括自主学习、学生主体性发挥等从理念到策略的倡行,但实际上的课堂变革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发生,以此立意的教材自然也无从以合法的身份出现。我以为,翻转课堂恰恰可以通过一步到位的策略和方式,推进从教材到教学的根本性的转变。就具体的教材呈现方式、体例而言,首先应该确立“便学”的立意,方便学生的学习而不是方便教师的“教学”。既如此,知识点的陈述就应该尽可能详细、通俗,更应该注重前后知识的勾连,注重相关知识的提示和回放,注重某些辅助性学习资源的提供或者“链接”。如果条件具备,已经达成了教材与网络课程资源的互通和共享,那还应该在教材中提醒、提示不同层次学生,课下学习可以选择最优、最适合的微课程类型。
  在现阶段,比较实际的做法是,在现行教材不伤筋动骨的前提下,可以编写与翻转课堂相适应的补充材料,供学生课上、课下(主要是课下)学习时参考。
  第三,迎受翻转课堂挑战最大的是教师。
  颠覆传统教学的过程和方式,并不是了不得的事儿。至关重要的问题在于,当学生接受了一流名师(有可能是当地的,有可能是国内的,也有可能是世界的)的视频教学,并带着非同一般的问题(绝对不是教师可以轻易预设的问题),走进班级,开始课上学习,或者是称之为“课堂教学”,这对于教师会有哪些挑战呢?首先是学科知识、能力的挑战。教师的积淀真的难以应对和满足现实中孩子解决问题的需求。长期以来愈演愈烈的应试,导致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知识陈旧、固化、老化,反应缓慢甚至迟钝,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次是教学素养的挑战。从教学的角度看,习惯或者满足于灌输,大量预设,少有生成,大量讲解,天量训练,课堂的程式化、格式化、机械化倾向愈益严重。教师设计、实施教学中的思考、研究以及“教学相长”的过程和价值,几乎没有实现的空间。最后是权威和地位的挑战。现实教学中,多数教师都比较普通,但由于时空的限制,在多数孩子的眼里,教师都是某一学科或者某一领域的绝对“权威”,而且在管控和评价方面又常常能一言九鼎,故而教师的神圣和崇高的地位据此得以确立。可如今“时代”不同了,微课程、慕课借助无边无际的网络空间,一下子将世界上成就卓异的名师的教学推送到所有同学的面前,信手拈来,任意东西,这无法不带来“比较”,进而必然让原本在孩子心中科任教师“高大上”的认同解构于无形。
  于是,几乎如同“灾难”一般的问题自然降临:课上教师的教学主要是围绕现场学生的真“问题”——常常表现为花样百出、层出不穷,这样的教学如何实施?教师的地位如何维持?一旦权威“崩塌”,学校教育有没有危机?谁能做到让自己学校的所有教师都能跟得上“全球视野”的学生的追求,跟得上那些极富个性、天才的学生的需求呢?要求所有的教师都有着国际顶级名师的水准或者赶上他们的步履,这有没有现实的可能性呢?
  一言以蔽之,翻转课堂必将给中国教师的专业发展、素质提升带来强有力的刺激,从不经意的层面撕开我国应试教育的厚大藩篱。
  第四,“翻转”后的学习时间和“重负”问题,无法回避的是学生。
  一段时间里,由于“时间都到哪里去了”的一问,引发网上的许多跟进热炒。实际上,在当下之中国,最伤心于这一问题的是中小学生。许多年来,由初中发端的很多所谓的“课改教学模式”,总以显豁的质量跃升炫示于人,很少有人去关注背后的教学和师生关系的“因果”逻辑。大量的孩子在家庭中牺牲休息、生活、享受天伦之乐的时间,进行的大量的“学习”“苦读”“夜练”,这些往往被宣传者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课下的“先学”的预习性作业和“后练”的巩固性作业,几乎占据了孩子们的“课上”之外的包括学校和家庭在内的所有时空。说孩子的生活是“铁屋子”,是“暗无天日”,虽是夸张,但绝对是“准写真”。“翻转”之后的微课程视频,对孩子过去纯粹的做题是一个莫大的冲击,是一种学习方式方法的“利好”,但问题是,中国式的借鉴和效仿一定会走出一条“综合”“融通”的第三条路,也就是“翻转”的视频加上原本的“做题”,极有可能“合谋”“叠加”,如两重的泰山压顶,我们的孩子有无可能越加喘不过气来呢?
  于是,从教育人的基本良知和道德底线出发,我如此设想,这设想也许是从“翻转”延伸开来的最大的“翻转”:让所有学习活动(包括课上的研讨和课下的“先学”、一切包括观看视频在内的学习活动)一律发生在学校内,发生在法定的学习时间内。而不是发生在家庭中,发生在学生放学之后的生活时空内。而且我还进一步设想:我们的学校教育能否做出如下制度性安排——“半日”课上,“半日”课下。也就是,上午是教师引领孩子在课堂里(也就是翻转课堂的课上)围绕问题研讨和交流,下午则完全是学生自主的课下学习,或者是课前的“先学”,或者是课后的“巩固”。如此,其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的学习主要在学校进行,回家后能享受到真正的天伦之乐,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至于说可不可以改革到位,让学校成为“半日制学校”,孩子可以自主选择课下的学习在学校还是在家庭,这当然又是另外的更为夸张的想象了。
  因为“翻转”本身就是一种彻底的“颠覆”,这引发了一个孜孜教育数十年的教育人的“妄想”。没有其他意图,只是衷心期盼,学校教育在社会和政府的支持、支撑下,还给我们的孩子一个有点味道、有点记忆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哪怕是如鲁迅先生当年私塾时的“百草园”也好。
 

>>浏览全部0条评论
主题:
验证码:
 
内容:
您的IP:13.58.53.112,请注意文明用词
 
政策文件
more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教育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教育
关于印发《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2016
关于印发《教育部科技司2016年工作
教育部关于印发刘延东副总理在第二次全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5年教育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教育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教育局关于加快推进
 
智慧校园示范校
more
浙江余姚市举行“智慧课堂”观摩研讨活
甘肃庆阳市智慧校园项目推进会召开
安徽肥西县建设智慧校园 提升学校办学
到2020年 江苏无锡将建成100所
辽宁省城市和农村数字校园建设对比研究
安徽蚌埠市探讨大数据环境下的精准教学
陕西铜川市教育局:建设数字校园 打造
华中师大一附中智慧教育探索与实践
贵州黔东南州教育局召开“智慧校园”建
甘肃天水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晓东调研智
 
智慧家教
more
孩子寄宿家长别撒手不管 心理疏导消除
高三家长,怎样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高三关键期家长需要掌握的与孩子沟通技
高三父母要做孩子精神盟友
高考过后家长应多与孩子沟通交流
帮孩子克服社交恐惧
北大妈妈教子经:良好的心态是成功必要
请把志愿决定权还给孩子
大考后,帮孩子舒缓心理压力更重要
家长跟孩子谈话要注意技巧
 
三通工程
more
江西:景德镇市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
江西:宜春市宜丰县举行中小学教师“班
河南兰考县教体局开展“网络空间人人通
四川:南充市教育局举行人人通平台应用
浙江:2017年全省网络学习空间人人
广东:潮州763所学校实现“校校通”
贵州:"宽带网络校校通"有成效 中小
贵州:黔东南州台江县教育信息化“三通
甘肃:甘南自治州迭部县举办“班班通”
广东:清远市已完成1.1万个教学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诚聘英才  |  商务合作  |  版权声明  |  返回首页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官方网站   Copyright ◎ 2015-2020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zhihuiedu168@163.com     电话:010-59625368     QQ:1607068531     2519490010 
京ICP备202407251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