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善峰
校本管理意为以学校为本位或以学校为基础的管理。对于校本管理的定义,人们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校本管理主要指一种以权力下放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思想和模式,其核心就是强调教育管理重心的下移,强调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学校更大的权力和自由,使中小学成为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主体,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其主要特点是通过权力下放来实现学校自主管理和共同决策,使学校全体同仁凝聚和形成共识,提高学校的活力和办学效益。校本管理模式的产生反映了西方教育管理哲学从“外控式管理”向“内控式管理"的转变,也是学校管理权的下放和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包括校长、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等角色转变的过程,校本管理使学校有了更大的自主性、灵活性。
校本管理源于哪?
校本管理模式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澳大利亚建立学校与社区合作的学校管理模式的努力。当时,澳大利亚一些教育工作者对集权式的学校管理模式提出批评,并要求在每个学校设立董事会,建立一个教育局、校长、家长、社区人员、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共同合作的学校管理模式。经过几年的大辩论,南澳大利亚州和首都直辖区先后于1972年和1976年建立起新的学校管理体制:每个学校设立董事会;董事会由校长、社区成员、教师代表、家长和市民联谊会代表及中学生组成;董事会有权决定学校的教育政策和经费开支、评估校舍设备和仪器的需求情况等。校本管理作为一种学校管理模式,由此从理想变成了现实。进入80年代后,西方国家纷纷开始进行教育改革,校本管理逐渐成为各国中小学管理改革的主要措施之一。
理论基础是什么?
(1)由外界强加的教育决定剥夺了某些与学校有关的权力,学校需要一种参与决定变革的机会以及使变革灵活适应特定环境的权力。(2)学校是决策的基本单位,因此应该给学校识别学生需要并对之作出反应的能力。(3)那些对某一主题了解最多的行动者应该有权对该主题作出决策。(4)与学校系统有关的人有参与决策过程的权力和义务。(5)那些受学校决策影响最深的人如教师、学生和家长,应该在学校事务的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6)校本管理强调学校是一个自行管理系统,追求教育需求目标多元化和教育质量的提升,主张“殊途同归”和权力下放。
校本管理知易行难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给管理下过这样的定义:“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今天,当我们从教育管理的“知识”中走出,用实践来检验学校管理实效的时候,依然会感受到前行的路上脚下的羁绊:
“管理体制”与“管理进步”。“依法治校”是学校有序发展的基础,对学校拨款的标准和程序,校内工资制度和聘任制的基本法规等,都应该是明确的、公开的。然而在实际管理中,权力仍然过于集中,学校的人权,包括干部聘用、职称评审、工资制度等最终决定权并不在学校,管理体制和法规上的不健全,实际上影响了学校管理的发展和进步。
“理论引进”与“批判继承”。一方面,教育管理理论中“校本理论”还比较薄弱,缺少有权威的、有影响的著作;另一方面,大量国外管理理念的涌入影响了对本土管理思想、经验的推广和提炼。学校管理有很多管理模式、方法和工具可以提高效率,但没有任何一种能够确保每一所学校的成功。重视管理,但不能迷信任何特定的管理模式,教育管理的改革更应该关注管理实效,正所谓,“校本管理不是模式,是启示。”
“民主管理”与“校长负责”。“校本管理”需要有很高的民主化程度来支撑,而现行的校长负责制尚不成熟,学校在参与人员和决策程序的民主化方面都存在缺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教师民主意识不强,许多学校也都存在着民主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传统管理理念,历经百年,这些现象的存在并不奇怪。但是从追求学校的改进转向追求学校的开发,从对学校的维持转向追求学校的绩效,从外控型管理模式转向学校的自我管理,教育管理的国际趋势已经向传统的管理体系、管理理念提出了严峻挑战。一系列与校本有关的口号,其实践与实效却必须落实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问题在于,我们必须有一种改革创新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