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以“夯实基础、丰富内涵、彰显特色”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以建好“三通二平台”为主线,采取多项措施,致力于全市高水平、高品质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尤其是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全面推进均衡、公平、优质、特色教育乃至区际间对口帮扶、缩小校际间的差距,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全域教育城市化,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手段和支撑力量,让更多的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优质特色发展,让更多的农村娃享受到优质教育。
教育信息化给广大农村娃的课堂学习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近日,记者到普兰店、庄河等农村学校作了采访。
课堂
粉笔加黑板已经成为过去——
“班班通”让课堂变得异彩纷呈
粉笔加黑板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更多的农村学校已经逐渐成为过去。“班班通”的运用让课堂绽放异彩。
这是普兰店市第十一中学初二·六班的一堂立体几何课。记者看到,在“班班通”视屏上,汪鑫老师一边讲解,一边不断变换演示几何图形,使原本抽象的概念化的图形,变得十分具体形象,特别是各种角度的变化更加清楚,不用老师多讲,学生看得清楚明白,这种课堂学习效果是传统的黑板所达不到的。
学生晓兰告诉记者,用“班班通”视屏上课真好,以往在课堂上一旦老师哪句话没听清没明白就过去了,现在讲课的重要内容都在“班班通”视屏上呈现出来,可以反复演示,学习的效率提高了。学生小军说:“课堂信息化的应用,课堂上就可以把作业做完,课后留的作业少多了,我们有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普兰店市第十一中学生赞不绝口的多媒体“班班通”,是今年9月1日新学期配备并投入使用的。校长孙玉良介绍,全校28个班级,共配备41台多媒体“班班通”,全校每个教室,包括物理、化学、生物8个实验室、各专用教室等都实现了多媒体全覆盖。学校有演播室、录播室,一个班上课,其他班级都可以看到,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应当说,信息化给农村学校的课堂带来了一次巨大的革命。
互动
信息技术改变了学习方式——
“班班通”让学生互动效率更高
“班班通”的应用彻底改变了学生们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模式转变为立体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下锻炼自我计划、自我管理、自主努力、自主发展等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学习目标。电子白板的运用,增加了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庄河市光明山镇中心小学英语教师王晓妮告诉记者,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多媒体课件更多的是演示功能,学生无法直接参与,课堂结构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演示,学生看”的单向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而电子白板的使用,可以让学生也参与到课件的演示过程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改变了师生之间的单向模式。比如在做单词检测的连一连、比一比等活动中,老师会请学生先到白板上进行操作,然后再请其他学生进行批阅,而教师只是做综合评价讲解。学生边看,边操作,边听讲解,将抽象的思维过程形象化,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平面图形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操作过程展示、作文评改课中展台功能的运用,都将使学生互动的信息量和效率极大提高。记者了解到,在很多农村学校,开始探索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网络学习等,学生学习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进而化难为易,使学生轻松学习,热爱学习,高效学习,进而成功学习。
备课
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学方式——
“班班通”促教师备课电子化
“班班通”的应用让教师树立了新的教学观: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备课方式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庄河市光明山镇中心小学英语教师曲婷说,“班班通”的运用,让教师的备课从纯文本方式实现超文本方式。可以将自己的备课资源进行上传,也可以到资源共享里下载其他英语老师的备课资源进行借鉴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备课速度和质量。
庄河市光明山镇中心小学将“班班通”的普及应用纳入到常规教学管理范畴,与各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其主要做法是:达到常规教学堂堂用,教学公开课必须用,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灵活用。班主任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课必须达到每天两课时,科任教师每周至少达到三课时,上课教师要备电子教案,并且每位教师要根据各自的应用情况在“班班通”使用记录表上登记,教师要把课件进行存盘,月末将各自的电子教案、“班班通”使用情况记录表、相关课件等,统一上交教导处进行量化打分,每学期在全镇的教学工作检查时,中心小学都将信息技术和“班班通”的应用作为检查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制定的标准进行评比,将评比结果与教师评优、评先挂钩,并作为教师绩效工资考核依据之一。
据了解,近三年来,庄河市全市教师在市级发表、获奖与信息技术相关论文近40篇;向上级推出中小学可供借鉴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课堂教学范例700余节,其中大连市级500余节、辽宁省级200余节、国家级50余节;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技能竞赛、课件比赛等获得大连市级以上的奖励500多人次;中小学电脑作品水平不断提高,连年在国家、省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