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天长假,老爸管得严,不让乱跑,不过山人自有妙计!30日宅家里;1日出去唱K,跟家里人说是去朋友家玩;2日出去涮火锅,就说出门充话费;3日出去逛街,就说去营业厅交网费;4日……”长假前夕,网友“依旧莼白咖啡”刚在微博上晒自己的计划,一名为“山前老李”的网友突然跟评:“老实在家待着!吃火锅、逛街必须由你妈跟着。”“依旧莼白咖啡”被这样莫名的话搞昏了头。在“山前老李”表明自己是爸爸之后,她连连道歉。
这段微博对话,短短几天被转发了近3万次,尽管部分网友认为有炒作嫌疑,但很多90后的年轻网友直呼“太有共鸣了”,也表示担心父母正潜伏在微博上偷窥自己的动态,感到很不自在。
学生:四成担心父母“悄悄关注”
日前,记者在长沙的部分中学和大学采访时,30%的学生称,自己的微博被父母关注,不敢畅所欲言,有人因此换微博账号躲避父母的“监视”;四成被采访的学生表示,不确定父母玩不玩微博,还是担心自己的微博被父母“悄悄关注”。
“90后伤不起啊,60后的父母太精了。”大二学生小莉说,他们这一代人的父母都挺“潮”的,QQ、微博都玩得很溜,妈妈不但会看她的每一条微博,还查看好友的评论,甚至她的粉丝和关注的人的微博,妈妈都会经常查看。“一回家,老妈就拿我开涮,哪个男生在我微博上留言多,肯定被妈妈误以为是我男朋友,还帮我分析这男孩的优缺点。”小莉有点受不了妈妈的干涉。
初二学生小夏正处在“叛逆期”,很喜欢在微博里吐槽父母和老师。他说他的微博从来没告诉过父母,但有一次妈妈流露出一些他在微博上写的内容。一听就知道,肯定是自己的微博被他妈妈发现了,后来一番追问才知道,妈妈是通过同学知道了他的微博,并“悄悄关注”了他。所谓“悄悄关注”,就是关注人能看到被关注人的微博,被关注人的粉丝里却找不到关注人。小夏很不开心,火速注册了一个小号,把微博上吐槽学校和老师以及与同学之间一些大胆的玩笑话统统删除了,还删除一切在家上网的痕迹。
家长:与孩子交流难只好关注其微博
“孩子长大了,很多事情不愿意和父母沟通,只好通过微博看看他在想什么。”家长冯先生说,读高中的儿子不愿把微博账号告诉他,前段时间,他在家里的电脑上发现了儿子已登录的微博网址。为了不惊动儿子,冯先生选择了“悄悄关注”,“我只想了解一下他的动态,只要他做事不出格,就不会干涉。”
自从女儿小琳去外地读大学,黄女士专门申请了微博账号,就为了看女儿的微博,只要小琳发一点小牢骚,就忍不住打电话嘘寒问暖。后来,小琳在微博中表示,妈妈的过度关注,让她“既温暖又倍感压力”。黄女士试着改变,在自己的微博上发一些时尚的内容,写写家里的情况,渐渐和孩子在微博上有了朋友般的交流,一些面对面说不出口的话也会在微博上相互@。
专家:关注孩子微博最好先沟通
长沙市心理学会心理学专家刘立京说,从日记本到QQ和微博,父母和孩子之间想了解与反了解的冲突一直存在。进入青春期以后,年轻人强调自我意识,更喜欢与同龄人分享,有些事不愿告诉父母,但不代表刻意隐瞒;而中国的父母往往希望全方位地关注子女,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家庭成员之间沟通越来越少,父母越容易把了解孩子的途径寄托在微博上。但家长通过“潜伏”的方式偷看,甚至进行干涉并不可取,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关注孩子的微博,最好事先进行沟通。”刘立京建议,随着孩子长大,家长在与孩子相处的方式方面需要调整,少以家长的身份去干预和改变孩子,多以朋友的身份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