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交流活动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此次活动以“信息技术推动基础教育教与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为主题,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主办,中央电化教育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承办。
此次活动通过展览演示、现场说课、主题交流、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了自2015年青岛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以来各地基础教育信息化富有创造性、成果显著、具有示范意义的应用案例;展示社会机构和企业为基础教育信息化提供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的解决方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已上升至94%,多媒体教室比例超过80%,每百名中小学生拥有计算机12台。不少省市从教学实际需求出发建设了教育城域网,部分东部地区已启动无线教育城域网、校园网和“智慧校园”建设试点。
全国31个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为期3天的活动中展示本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教育部遴选培育的75个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区域和学校案例也在此发布。
为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确定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围绕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一核心理念,教育部于2016年启动实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示范培育推广计划”,遴选推荐出首批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为充分发挥这些优秀案例的示范辐射作用,推进2017年度应用示范培育工作,鼓励更多区域和学校讲好信息化应用故事,传播信息化应用的中国声音,特召开“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交流会”。教育部领导及有关司局负责同志,中央电教馆领导,各省教育厅有关负责同志,以及首批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区域和学校负责人,入围2017年度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的区域和学校负责人参加此会。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示范培育推广计划”拟通过三年时间,依托各级教育部门,在基础教育领域通过遴选培育90个区域,180所学校,形成覆盖不同地区、不同学段、不同类型、不同应用模式的典型示范案例,为信息化应用提供样板。该计划实施两年以来,通过各地推荐、专家遴选、培育研究等形式形成了一批信息化应用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典型经验,凝练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信息化应用经验,提倡区域和学校采用。
“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交流会在5月5日上午公布了首批应用典型示范案例的单位名单并颁发证书,江苏省徐州市、山东省淄博市、福建省厦门市同安阳翟小学、宁夏银川市兴庆回民十八小学四个单位做了典型经验交流。
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变革吸引了众多
高新技术企业的关注和参与
2017年底,人民教育出版社与腾讯公司合作,共同推出了全国首个可AR识别的教材资源。展示交流活动开幕当天,人教社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还将重点就新技术、新产品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开展深入研究和推广,其中包括AR教材、个性化学习平台、云服务、“智慧校园”等。
交流活动现场,科大讯飞、中国移动、“一起科技”教育平台等40余家企业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看和体验。
城市展区现场
湖南展区,同学为大家介绍大数据+体育训练的结合
同学们现场操作,展示创客学习成果
广西城市展位,展示广西教育特色
河南城市展位,展示河南教育亮点
江苏城市展位,展示江苏教育信息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