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双语实验小学 余沟
智慧是指人的主体性、实践性、创新性的本质力量。智慧型教学是指依据儿童生命成长发展的特点进行教育,促进儿童智慧生成的一种高影响活动。这种影响活动是不断地促使儿童将已有的知识转化为实现最近发展的力量的影响活动即通过教师的智慧型教学行为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运用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获取自主发展的价值体验,实现高含量的智慧型教与学。其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显犹为重要,具体可分为:一、自主预习习惯。二、主动参与习惯(质疑习惯、听课习惯、思考习惯、合作探究习惯、发言习惯、总结反思习惯)。三、课后及巩固与转化习惯。四、学习有条理习惯(自己学习作品的搜集与整理、作业的检查、草稿纸的有效运用等)。
小学语文教材(苏教版)开学初的前两课时,都是关于学习习惯培养的内容,如写字的姿势、怎样回答问题、摆放文具、写钢笔字等等。这就是要求教师在开学初一定要安排相应的课时去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指导、训练。教材把具体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安排在这个位置,很显然有其特殊意义,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但是在开学初的听课中,我却发现有些同行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部分内容抛开不授,而是直接教起了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真的不重要吗?要知道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不夸张的说,良好习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影响人的一生。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人织了一张很结实的网。他把网布在树杈上,然后躲在隐蔽处,不一会儿,一只胖乎乎的小鸟撞入网眼。他想,抓住小鸟的是中间的这个网眼,看来只有这个网眼有用。于是,他把其它的网眼全部剪掉,只留下这个网眼,然后把他布在树杈上,每天躲在一旁等待鸟儿入网,他还能否抓住小鸟?答案可想而知。
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在那点可怜的知识技能上,认为考到的就学,不能直接考到的(学习习惯等)就认为无所谓,不仅仅学习成绩提不上去,他们的终身持续发展能力也将受到“连累”;也会像那个抓鸟人一样,最终一无所获。
学习就像织网一样,一环扣着一环,考试就像抓鸟一样,远大的学习目标良好的学习习惯、坚强的学习意志、灵活的学习方法等等这些因素织成的一张大而结实的网,只有布上这张网才能网住“小鸟”,如果愚蠢的认为只有直接网住“小鸟”才是有用的,只注重这个网眼的“建设”,最终会一个“小鸟”也抓不住,而且还会失去赖以生存发展的“网”。
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教师除了要有智慧型的行为,还应该遵循四个原则:关键性原则、差异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原则仅是一种具体操作的指导性理念,它能促使教育者的操作更加科学,使我们对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更加有效。上海交通大学子弟学校的做法值得效仿。他们在研究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把此研究作为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在学校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提出要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习惯,研究把基本学习惯(课前、课中、课后)和拓展性学习习惯(思考探究习惯、获取信息习惯、动手实践习惯)看作为一个整体。每一种习惯又可以做为一个小整体,又包括若干可操作性的行为。如思考探究习惯包括观察周围事物、好奇好问、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这五个部分。
前不久听本校一位教师就自编儿歌进行的教学:“铃声响,进教室,安安静静等老师;向前看,脚放平,抬头挺胸坐的正要发言,先举手,起立站直再开口.老师讲课认真听,作业整齐又干净。”孩子在儿歌的韵律中,对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认同,在平日的学习中,再通过教师逐步强化,反复训练,习惯得以内化,进而贯穿学生们整个学习过程,影响他们的一生。
总之,只要我们从学校整体工作出发,以课堂为阵地来设计和操作儿童习惯培养的课题研究,将课题研究和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那就会取得成效,这样才能让每个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