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浪潮奔腾,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发生转变。教育这一方天地,同样经历着奇妙变化:教育内容的持续更新、教育样式的不断变化、教育评价的日益多元……
“这是适应时代变革的需要,也是查补教育短板的需要,同时,它可以促进过程公平、提高成果质量。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的‘互联网+教育’,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这些新颖的教学模式正改变着教育方式。”在谈到“互联网+”对于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时,椒江区教育局局长朱道鸿这样说道。近年来,该区积极探索“智慧校园”建设,着力搭建城乡互通、教师互动、生生互助的高校平台,跃上了“互联网+教育”发展的快车道。
这一模式下的椒江教育结出了丰硕成果。今年,该区高考第一批上线人数首次突破千人大关,高职类单考单招上线人数增幅达25%;高考上重点万人比、中考普高线连续五年居全市前列。
突破之一:顶层设计主动作为
“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中,网络终端串联起学生、教师两个群体,不仅传统的教育模式在变,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在拓宽。朱道鸿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首先要厘清互联网对教师发展的需要、教育和互联网结合的关键点、与互联网思维的契合、教育+互联网形态的呈现等问题,“教育信息化,可进可退,现在不提前走,迟早要跟着走、追着走。”就在7月20日至23日,椒江区召开了2016年中小学校长暑期读书会,以“互联网+教育”为主题,校长们积极交流观点,分享经验做法。
构筑台州教育高地是椒江教育的发展目标。在新形势下,该区教育部门找准新定位,在顶层设计上主动作为,以政策导向为支撑,“互联网+教育”的相关投入不断加大。
2014年,该区就基本完成“宽带网络校校通”工程建设,极大改善了学校教育教学的网络环境,教育信息化工作加速推进。如今,全区所有中小学校已实现千兆宽带接入。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椒江普通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累计资产总值2.32亿元,其中当年教育技术装备资产净增总值3568.5万元;全区生均教育技术装备经费达到3495.60元。截至目前,全区已装备计算机17639台、多媒体2609套,中小学校生机比为3.77:1,普通教室多媒体普及率达到百分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依序是起步、应用、融合、创新。在朱道鸿看来,眼下的椒江教育信息化正处于从应用向融合发展阶段,“‘互联网+教育’是对整个教育生态的重构,对椒江的大部分学校来说,可从多方面进行突破,比如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等等,从而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最终构建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融合的新型教育生态。”
突破之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今年6月3日,椒江区教育局召开了一场异地交互课堂教学研讨会。主会场设在区实验小学,三甲街道中心小学和大陈实验学校各设一分会场。通过直播技术实现了一人执教三校学生互动,课后进行异地评课,取得了良好效果。
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最主要过程。实验小学校长陈灵荣认为,虽然教育的涵盖面非常广泛,但落到实处的还是得从课堂教学这一具体形式来体现。因而,要想真正实现“互联网+教育”,必然得先实现“互联网+课堂”。“异地同步课堂就是对教学方式的一种有益创新”,他说,这既符合利用信息技术变革教育方式、方法的理念,也是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的具体做法,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促进了区域教师之间互动交流研讨,促进了区域、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利用平板电脑进行教学的“电子书包”,把知识点通过互联网、信息化的手段整合在一起,成了台州学院椒江附属小学沿海校区促进教学模式转变的利器。依托云学习系统,教师快速备课、师生实时互动、即时评测、家校互通、资源共享的智慧课堂被搭建起来,校长王正说,“最明显变化的就是效率高了,‘电子书包’通过大数据来帮助老师进行判断,可以实时了解学生掌握到哪一个程度,及时调整自己下一阶段的教学进程,使教育教学更具针对性。”
书生中学、椒江二中运用“网络阅卷系统”,解决了困扰学校的考试数据的定量化深度挖掘问题。据二中校长许小华介绍,通过大数据收集系统形成各类报告,为校长决策层面、教师教学层面、家长和学生层面提供了相对应的信息,有助于掌握各自层面的薄弱环节,为下一步指明方向。
突破之三:管理体系智能高效
相比“互联网+教育”的说法,朱道鸿说,他更愿意用“教育+互联网”来表达观点,因为这个词的核心是教育。教育需要互联网的思维,更需要符合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互联网思维。关键点在于是否能够满足培养信息时代所需人才的教育需求,从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上进行突破,构建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融合的新型教育管理生态。
在这种思维镜像里,海门小学将目光投向了学校工作核心之一——沟通,从较为零星、碎片化道模式中突围,向提升学校凝聚力、向心力的目标靠拢,作管理上的变革。
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半小时,成为该校教员的沟通“海聊”时段。周一“引领日”,学校一周工作部署通过平台发布,确保工作的透明度和开放度;周二“服务日”,校长及校级领导班子、学校名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大组组长开展网络答疑、解惑;周三“商讨日”,关于学校公共工作或就某一教育热点,成员们交换彼此意见;周四“激励日”,主角是受表扬、表彰的教师和学生,将好消息传递,把正能量传播;周五“提醒日”,大家开展互查自查,共同提高工作水平。
海门小学校长黄吉鸿表示,借助微信平台,定时间、定主题开展学校工作的“微管理”,目的就是避免“互联网+”语境下的一些负面效应,做到扬长避短。
在椒江,越来越多学校正在感受“互联网+”带来的活力。今年,台州双语学校将原有的学校智能办公系统与阿里巴巴的钉钉平台进行整合,构建了高效移动的办公平台,做到了多端同步、无缝沟通,学校管理趋于智能高效。
以试点带动全区,不断扩大辐射效能,截至今年6月,该区共创建省首批数字校园示范校1家,市级数字校园示范校3家,市级数字化学校7家;2016年新申报市级数字化校园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