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荣怀 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数字学习与教育公共服务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教育技术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教育技术和知识工程方面的研究,目前已完成和在研项目70多项,主持研制了我国新世纪网络课程标准、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标准等。
教育研究必须关注信息时代的新型学与教方式,并改变传统以经验和思辨为主要特征的研究,转变为以基于证据和大数据(全样本)为主要特征的研究。
日前,由北京师范大学主持的“全国中小学网络生活方式调查”结果发布,当中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有很多描述,这些数据怎么和当前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联系起来?对于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有何具体的指导意义?记者就此采访了教育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荣怀。
变革学习方式的前提是要先了解学习者
问:有人说:“如果你的年龄小于20岁,你就是数字土著;如果你大于20岁而小于40岁,你是数字移民;如果你大于40岁,且拒绝使用网络和数字技术,那你就是数字恐龙。”数字土著作为在全新的环境中成长的新一代人,我们看到了一些与以前不一样的现象,却不知道在他们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面对已经变革的学习对象和信息化环境,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是更有利于学生成长的?
黄荣怀:今天的学生乐此不疲地从网上下载音乐,随时自拍并上传照片,在微信和QQ等社会媒体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收发电子邮件,他们难以坐下来专心读书甚至难以专心面对面地与人聊天。
世界传媒大亨鲁伯特·默多克在2005年4月的一次聚会上曾经说道:“像在这个房间中的许多人一样,我也是一位数字移民……另一方面,我的两个小女儿将是数字土著,她们将永远不会知道一个没有宽带因特网访问的世界会是什么样……我们永远不能变成数字土著,但我们能够而且必须融入他们的文化和思维的方式。”
从学习与教学的层面看,信息技术正在变革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变革必须以学习方式的变革为前提并与之相匹配,管理方式的变革必须服务于学与教方式的变革,教育研究必须关注信息时代的新型学与教方式,并改变传统以经验和思辨为主要特征的研究,转变为以基于证据和大数据(全样本)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变革学习方式的前提是先要了解学习者,他们是怎样学习的、怎样生活的和怎样利用网络的。
进一步研究后发现:1.目前学生喜好的学习方式与学校提供的方式之间存在巨大鸿沟,表现为教师对新一代学生特征的不熟悉和家长对自己孩子行为的不理解,最普遍的反映是现在的学生不像以前的那样专心学习了。2.新型数字鸿沟将存在课堂内外之间和学校之间,即由学校信息化差异带来的“次生数字鸿沟”,以前普遍存在的数字鸿沟是由区域之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差异带来的信息化设施和信息化人才储备不均衡而导致的。3.教育系统正在变革的浪潮与全社会传统教育思维习惯的冲突。
建多元化的微课评价标准提高产品的利用率
问:微课作为一种新事物,适当的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是必要的。当前微课建设潮流已经形成,高校和中小学正在投入相当资源,通过评价标准的导向作用,可以避免明显的误区和偏差,提高产品的利用率,节约教育资源。现阶段如何逐步健全和完善评价体系和游戏规则?如何能让微课的学习者包括学生、教师,以及各类感兴趣的社会公众,愿意学、愿意用、愿意评?
黄荣怀:早在2003年至2007年间,我曾主持过一个中国与英国的数字化学习比较项目,发现中英两国的学生在电子文本阅读和提问上存在较大差异,我们的学生在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和通过归纳文本材料内容而提问等方面相对较弱。在2008年我曾与北京交通大学陈庚教授一起曾调查了16所网络教育学院,在无干预和学习引领的情况下,平均每个单元的访问率为10%,即每100位学习者只有10位曾访问这个单元的资源。这个比率与慕课的成功率大体相当。
微课其实是一种特殊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教学活动过程的记录。在一些微课大赛中,除了要提供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要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从理论上讲,微课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1.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2.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包含简短而完整的教学活动。视频长度以5-10分钟为宜。3.它是从有利于学习的角度去制作的,重心不再是教师如何教授知识。
我也参加了一些关于微课的评审和研讨活动,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需要引起关注:1.将原来PPT文档配音,穿插部分从网上下载的“精美”图片或视频,通过视频加工制作成5分钟左右的微课。我看到这类微课的流畅性和清晰度还不如原有的PPT文档,难以引起学习者的兴趣。2.将以前精品课程或视频公开课录制的视频“碎片化”,把一节课的视频按所谓的“知识点”切分打包成若干个微课。虽然视频变得短小精悍而适合观看了,演示效果不错,却难以吸引学习者持续观看和学习。3.把原来45分钟视频讲授的内容,剪辑掉与知识点讲解无关的内容,也制作成5分钟左右的微课。在课堂应用时,组织学生先观看视频,然后布置学生开始做作业。因学生的差异性导致课堂进度难以控制,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兴趣。4.将普通家教过程中常用的辅导方法录制成视频片段,再“找补”一些设计理念,“升华”成典型案例参加评比,形式上与微课的制作理念完全一致,其应用效果也不理想。
学习是否发生是有条件的,包括学习者的身心准备、难度适宜的学习内容、兴趣或好奇心、合适的学习资源等。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完成的,包括适宜的时间和地点、可能的学习伙伴、学习方式、预设的学习产出或任务等。目前大部分微课的学习情境是以“课堂教学”或“自学”作为学习情境而假设的,还远不能适应数字土著对学习情境多样化的诉求。
好资源并不代表好的学习效果要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者本身
问:目前翻转课堂、微课和慕课等都非常流行。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否代表了教育系统变革的一些方向?
黄荣怀:翻转课堂利用数字学习资源,颠倒了课堂教学课前课后的顺序,侧重于教学行为的改变;微课以课程的疑难重点为核心制作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支持了学习者随时随地的学习,侧重于课程形态的改变;而慕课通过网络将名校中的名师课程传递给所有感兴趣的学习者,突破了学校的边界,侧重于教育关系的改变。不难看出,这三者似乎代表了教育系统变革的三个典型方向。社会对它们的认知,或者显示度最高的还主要是数字学习资源。
关于数字资源和软件,我认为有个很重要的观念问题,我坚持用正版的软件以获取优质的服务,有多年使用Dropbox和iCloud等的云存储、用Evernote记录和管理笔记,以及用iWorks制作和管理文档等的经历,这些国际上通用的基于云服务技术的系统给我带来了很好的学习体验,也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
其实,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好资源并不代表好的学习效果,但现实是,我们的学校和企事业单位都把重心放在开发和试图传播资源上,付费购买资源的少,且对学习过程本身和学习者关注严重不够。
要想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必须熟悉和研究新一代学生喜欢和需要的学习方式,国际上称其为21世纪学习的基本特征,即协作、知识建构、有效沟通、面向现实世界的问题解决和创新、利用技术促进学习和自我调节;研究新一代学生的特征和学习行为,像美国国家自然基金委那样,把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习当作自然科学问题来研究;转变教学设计的理念,真正从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出发,强化对学习活动的设计;优化学习环境,努力提升学习者在信息化环境中的学习体验。